汽車修補涂裝的要求一般是劃100格,線的間隔2mm。附著力分為6個等級,0級較好,5級較差,評級標準如下。
0級:切割邊緣完全平滑,無一格脫落。
1級:在切口或交叉處涂層有少許薄片分離,但劃格區受影響區域不大于5%。
2級:切口邊緣或交叉涂層脫落大于5%,但受影響區域不大于15%。
3級:涂層沿切割邊緣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脫落,或在網格不同部位上,部分或全部剝落,比例大于15%,但受影響區域不大于35%。
4級:涂層沿切割邊緣以大碎片剝落,或一些網格部分或全部出現脫落,比例大于35%,但受影響區域不大于65%。
5級:大于第4級的嚴重剝落。
(6)柔韌性
涂膜的柔韌性一般采用彎曲實驗,其原理是將涂有涂膜的底材背面放置不同直徑的鋼管,然后對涂膜沿鋼管方向施力,使其彎曲至一定的標準程度。當涂膜破裂時,所使用鋼管的直徑則是衡量涂膜柔韌性的標準。直徑越小表示涂膜柔韌性越大,反之則越小。當對涂裝系統即包裝底漆的系統進行測試時,可能每一層涂膜會出現不同的結果。
(7)耐沖擊性
衡量耐沖擊性的指標是涂膜在瞬間外力作用下的柔韌性。其測量原理一般是用一定質量及直徑的鋼球,從不同的高度直落至涂膜表面,當涂膜出現破裂時,鋼球所下落的高度結合鋼球的質量表示涂膜的耐沖擊性,因此耐沖擊性的單位為kg·cm,同時指明鋼球的質量和直徑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的測試標準,鋼球的質量及直徑是不同的,因此在討論實驗結果時,一定要注意測試標準及測試條件。
(8)耐化學品性
涂膜的耐化學品性包括耐酸、耐堿、耐溶劑以及耐特定條件下的化學品。對于耐酸堿性測試,常在測試標準中規定酸堿的濃度。測試的方法包括浸泡、液滴和擦拭,采用不同的測試方法,試驗結果也不同。一般浸泡和液滴的實驗結果用耐化學品的時間來表示,擦拭的實驗結果則是用耐擦拭的次數來表示的。因此在討論涂膜的耐化學品性時,一定要注意測試標準、抗濕熱實驗、暴曬實驗、紫外光照射實驗及氣候模擬實驗等涂膜耐久性測試項目。
①霧實驗(耐蝕性實驗)
耐鹽霧試驗按GB1765制板,按GB/T1771測試,按GB1740評級。鹽霧實驗是評價底漆及涂裝系統耐腐蝕的重要指示。鹽霧實驗是在鹽霧中進行的,測試工具是一個密封的鹽霧箱,內置噴霧器中會不斷噴出一定濃度的鹽水(即氯化鈉溶液),鹽霧箱內的濕度可以調節。